骨质疏松的5大症状
√ 腰酸背痛 √ 牙齿松动 √ 行走能力下降
√ 呼吸不畅 √ 骨折
什么是骨质疏松?
骨质疏松其实是由于骨量降低、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、骨脆性增加,让骨头里面的结构缝隙越来越大,骨骼变得越来越脆弱,并引起驼背、全身疼痛、骨折等情况。
事实上,人体的骨量增加在35岁左右就到达顶峰,之后开始逐渐丢失。到了50岁之后,骨量丢失就会更加明显,就像牢固的木质框架被虫子侵蚀,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空洞。
骨质疏松的5大症状
骨质疏松通常悄无声息地进行着,出现骨折、行动不便或剧烈疼痛时,已经晚了。
1.腰酸背痛
初期是从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出现,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。
2.牙齿松动
骨密度降低,会使牙槽骨不坚固。
3.行走能力下降
骨质疏松后,骨骼承重能力下降,行走后关节及肢体疼痛。
4.呼吸不畅
由于骨质疏松后驼背引起胸廓变形压迫肺部导致呼吸不畅,这种情况比较少见。
5.骨折
即使没有明显的外力作用也可能骨折,脊柱、髋部、腕部部位常见。
出现以上症状,应尽早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查,按医生指导调整生活方式,服用钙剂、维生素D和抗骨质疏松药物。
10类人重点预防骨质疏松
影响骨密度高低的因素很多,有下列10个危险因素的人,要特别当心骨质疏松:
1.天生偏瘦或骨架较小。
2.经常吸烟喝酒、不爱运动。
3.不爱喝牛奶、晒太阳。
4.过度减肥。
5.月经不规律或提早绝经。
6.直系亲属患有骨质疏松(遗传因素)。
7.年龄超过50岁。
8.长期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。
9.近两年发生过骨折。
10.有慢性肾病、胃肠疾病。
关于骨质疏松的这些谣言,别信!
1.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症
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低,且钙离子不会溶解在水里,难以吸收,而脂肪含量却很高。因此,喝骨头汤是无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。
2.人老了,就会得骨质疏松症
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,在中青年时期,尽量提高骨量峰值,养成健康生活方式,延缓或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。50岁以后,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,了解自身骨量。
骨质疏松如何治疗?
经医院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,可以口服和静脉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或其他药物治疗(药物治疗务必进遵医嘱,切勿自行用药)。
老年人如果出现腰背疼痛,即使没有外伤,也可能已经发生了胸椎或腰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,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脊柱专科进行专业诊治。上虞第三医院骨科诊疗范围包括脊柱外科、关节外科、手足外科、创伤骨科等相关骨科疾病的诊治、手术和治疗,因病制宜、对症施治。
文章来源: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、网络、科普中国